台灣青光眼治療現況
綜合至今的臨床研究與經驗,大多數青光眼患者必須長期接受藥物療。且為達理想的眼壓控制效果,約40%病患需接受2種以上藥物,然而相關療程的長期實施往往受限於藥效不足、耐受性後佳或病人依從性不足等問題,結果是治療效果不彰,最終造成病患視神經受損而導致視覺喪失。經醫師檢查後,若確定已罹患青光眼時,應及早接受治療,以避免視神經進一步的損傷,治療的方法有藥物治療、雷射或手術治療等。
1. 藥物治療:
治療青光眼之眼藥或口服藥,主要的作用是可以減少房水的生成或促進房水的排出,進而降低眼壓,使青光眼得到良好的控制。但是使用藥物可能會引起副作用, 如:有些眼藥水使用初期可能會有眼睛泛紅、刺痛或視力模糊、頭痛等現象;有些眼藥則會影響病患的脈搏心跳和呼吸;有些口服藥則可能會引起頭暈、手腳發麻、 食慾不振等。因此,若有氣喘、心臟病、腎功能不良等全身性疾病,請先告知醫師,以保障您用藥的安全。而藥物務必遵照醫師的指示使用,且未經醫師同意不得任 意停藥,青光眼才能得到良好的控制,如有任何疑難應請教眼科醫師,以免病情惡化,造成無法恢復的視力受損。
2.雷射或手術治療:
如果使用藥物治療後,眼壓下降的情況不如理想,或使用藥物會產生副作用,無法再持續使用時,即須考慮雷射或手術治療。雷射治療主要是利用雷射照射打通排水 管,促進房水的排出;手術治療則是再造一條新的排水管,另有一種冷凍療法則是破壞睫狀體以減少房水的生成。以目前的眼科技術發展,雷射或手術治療都相當安 全,很少有嚴重的併發症發生。
有效控制眼壓的關鍵
1.提高病患用藥方便性
近年來為確保青光眼長期治療的眼壓控制效果,綜合兩種降眼壓藥物的單瓶複方製劑(Fixed combination)已逐漸發展成為主流。其採用2種不同作用機轉的藥物,可分別對房水的(1)分泌及(2)排放作出調節,以產生加成的降眼壓效果,同時減少患者點藥的次數及劑量(例如每天2次,每次1滴)以提高長期用藥依從性(Compliance),更可以降低因長期使用藥物的防腐劑暴露量。
2.降低不良反應發生
即使單一或合併療程持續有效,耐受性與安全性問題仍可能限制治療的持續進行。臨床上常見的問題如:Prostaglandin analogs(Latanoprost, Travoprost...等)均會導致結膜充血及睫毛增多、眼周圍皮膚的色素沉著等;另Alpha agonist類藥(如Brimonidine)及其複方製劑(如Brimonidine0.2%Timolol0.5%)所引起的過敏性結炎、過敏性眼瞼炎、疲倦等,明顯降低病人長期接受治療的意願。即使是在青光眼的治療上,具最悠久歷史(達30年以上)且使用最為廣泛的Beta-blocker如Timolol,亦可能導致脈博過緩及氣管痙攣等問題,臨床應用上務必加倍注意。
3.更舒適 提高病患用藥意願
除了上述不良反應以外,常被處方醫師們忽略的是病患點藥的舒適性。少部份藥物製程上因須考量藥物的安定性問題,導致樂物本身ph值偏酸,造成病患點藥時強烈的刺激感與不適,(如Dorzolamide 2%/Timolol 0.5%)。臨床使用病人就常出現不良反應,例如眼部不適、異物感、角膜炎等,因而必須停藥。Dorzolamide 2%/Timolol 0.5%的耐受性不良問題,歸因於製劑本身的酸性(ph5.65),明顯有別於天然淚水的中性或弱鹼性(ph7.0-7.5)。